被爭奪的風景:臺灣與滿洲風土書寫之比較(1931-1945)

· 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電子書
399

關於本電子書

  風土書寫透過哪些基本議題與文學形式,對一地的生態資源與人文資源進行再現?文學作品中的風土如何成為一種象徵符碼,承載本土作家對帝國計畫性經濟開發與現代論述的批判及回應?作家如何使用各自的文化資本,在風土論述這個看似溫和、無政治意味的領域,展現其與殖民主義的協商與角力?

  本書以調查報告、醫學與衛生論述、風土誌、旅遊指南,以及作家作品為討論對象,嘗試指出官方風土論述如何干擾殖民地本土住民原有的鄉土認知與地方感,使殖民地被重編為帝國裡的一個「地方」、一個被他者規範和再現的「異地」。作家又如何回應外加的風土論述,形塑自己的地理人文感覺與地方觀點。

關於作者

作者簡介

蔡佩均


  鹿港人,成功大學臺灣文學博士。現為靜宜大學臺灣文學系助理教授。著有《想像大眾讀者:《風月報》、《南方》中的白話小說與大眾文化建構》。從事東亞殖民地比較文學、臺灣文學、「滿洲國」文學等領域的研究。曾獲臺灣文學傑出博士論文獎(2019)、教育部文藝創作獎、臺南文學獎、宗教文學獎等。

為這本電子書評分

歡迎提供意見。

閱讀資訊

智慧型手機與平板電腦
只要安裝 Google Play 圖書應用程式 Android 版iPad/iPhone 版,不僅應用程式內容會自動與你的帳戶保持同步,還能讓你隨時隨地上網或離線閱讀。
筆記型電腦和電腦
你可以使用電腦的網路瀏覽器聆聽你在 Google Play 購買的有聲書。
電子書閱讀器與其他裝置
如要在 Kobo 電子閱讀器這類電子書裝置上閱覽書籍,必須將檔案下載並傳輸到該裝置上。請按照說明中心的詳細操作說明,將檔案傳輸到支援的電子閱讀器上。